团学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建设 >> 团学工作 >> 正文

    党史天天读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021-05-11点击:[]次 编辑:jxjkxyjsx

    挺进大别山

    历史背景

    19473月,国民党军胡宗南部进占延安,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辗转陕北的大山之中。毛泽东和中央军委采取蘑菇战术,利用陕北的险要地势和群众基础,与20余万敌军周旋,将敌磨得筋疲力尽,然后徐图消灭之。在与敌打蘑菇战的同时,毛泽东已开始思考如何打破敌人的重点进攻、转入战略进攻的问题。战略进攻的主要方向定在中原地区,中原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又是蒋介石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中原地跨苏、皖、豫、鄂、陕五省,北枕黄河,南临长江,东起运河,西迄汉水。我军经略中原,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就可南扼长江,东摄南京,西逼武汉,直接威胁蒋介石南京政权,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挺进大别山

    战役经过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后,国民党军统帅蒋介石为堵住其黄河防线的缺口,乘刘邓所部集结在鲁西南休整之机,调集8个整编师共18个旅、14万人的兵力,分别由菏泽、定陶、嘉祥、袁口等地,分进合击,企图围而歼之。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的既定方针和当面敌情,以及国民党军企图利用连日大雨,黄河水位陡涨,破堤放水淹没解放军等情况,当机立断,决心不要后方,直出大别山。

    挺进大别山

    战略意义

    刘伯承和邓小平在大别山合影

    此战,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威胁其首都南京和武汉两大重镇,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这一创造性的战略决策、独特的战略进攻样式和丰富的作战经验,给毛泽东军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

    上一条:党史天天读 | 新中国成立 下一条:党史天天读 | 上党战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