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建设 >> 团学工作 >> 正文
党史天天读 | 西安事变
2021-05-01 21:09 作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编辑:jxjkxyjsx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党学生支部   (点击: )

西安事变简介

193612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

提出抗日救国八项政治主张,逼蒋介石抗日。193612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主张,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奠定了基础。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停止了安内攘外政策,迫使国民政府进行国共第二次合作,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它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西安事变的社会评价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对促成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了重要的作用。

西安事变的发生和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它粉碎了亲日派和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作用。

从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国内和平初步实现。张学良、杨虎城两位爱国将军也因此名垂青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