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研究 >> 正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关于集体备课的实施方案

    2021-09-24点击:[]次 编辑:jxjkxyjsx

    教师集体备课是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教学设计、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

    一、运作方法

    教师集体备课是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其具体运作方式如下:

    1、组织管理:

    集体备课由教学处(或教科研室)实施管理。一般由备课组长具体主持并负责具体实施,教研组长指导并参加各小组的备课活动。

    2、活动过程:

    1)活动准备——“二研”、“三定”

    组长提前通知全组成员在集体活动前认真研读教材、大纲,通知中明确集体活动的“三定”:定时间、定课题、定主备人。

    2)集中研讨——“四备”

    集中研讨即组长在集体备课时间里召集本组教师提出备课要求,听取中心发言人的发言,讨论备课提纲。讨论中心发言人提出备课提纲时,应包括备重点、备难点、备教法、备作业(还应包含单元检测)。讨论时要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允许不同意见的争鸣。

    3)修改提纲——“五统一”

    根据集体讨论的内容,中心发言人修改备课提纲,要充分体现“五统一”:统一教学思想,,统一“双基”、“双力”(智力、能力)和“双育”的内容与要求,统一课时安排,统一达标题目,统一考核要求。同时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

    4)撰写教案

    各任课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备课提纲和各班的学情,撰写教案。此时,在不离开“五统一”的前提下,发挥各人特长。

    5)信息反馈

    下一次集中时,把根据备课提纲实施时反映出来的重点问题提出来,供以后借鉴。

    3、时间安排:学校可根据各学科的特点,每学期规定几次,或每周一次。视各校各组教师组成情况而定。如果将每周集体备课的时间排进课表,那就更加制度化、规范化了。

    二、在线备课

    在网络信息时代,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获得各种多样化的信息,你可以轻易的扮演受众或传播者,SNS社区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就以我们看到的百度百科为例,个起初意味不明的词条,经过了社会化编辑过后,本来空缺的知识点很快就丰满起来。

    同样的概念,用于我们教学工作中的集体备课流程,也可以采用在线方式的集体备课。其实是传统运作方式优化

    1、组织管理:

    教学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备课组,能够通过集体备课平台引导老师自由组建网络备课组,组员灵活参与,备课组内根据工作流程设置不同的权限,实现对集体备课细致化流程的各个细节进行精准控制,能够以较小的时间消耗快速了解各备课组活动情况。

    2、活动过程:

    1)活动准备

    参加活动前用于研读的教材、大纲可预先上传到备课组材料共享空间,解决了材料共享度不够导致的人力消耗问题。地点固定为在线平台,不用为备课地点而专门计划,发言人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把主要重点一一列举,时间可定为一个阶段参与人能够自己控制时间,在备课活动期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时间,能够提高备课的质量。

    2)集中研讨

    网络化备课让阅读的时间变得可自由控制,重点更容易被消化。在需要发扬学术民主的需求下,还能够开启匿名发表意见的功能,进一步加快了学术民主的进程。

    3)修改提纲

    备课提纲的修改,可通过根据某一意见点通过投票通过的方式,来修改提纲在流程上因为其便捷性,投票修改意见会变得更为快捷,在提纲统一以后能够有较强的执行力度。

    4)撰写教案

    当同班级任课老师,在对班级情况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可在单独的班级小组里通过求助其他任课老师的办法,便捷的了解任课班级的学情。

    5)信息反馈

    反馈得到的问题,能够与备课提纲同步显示,当再次使用该备课提纲的时候,能够省掉二次资料整合的繁琐过程。

    3、时间安排:

    时间设置可变得更为灵活,例如可分为,发起话题-意见交流-投票修改-信息反馈,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可设置时间为一到三天,在期限内每个阶段都拥有了更强的灵活性,提出的意见在教学中能够快速得到效果反馈,使得最终得到的成果与事实最为贴近,以取得最好的教学成果。

    三、三性原则

    1、统一性原则。

    集体备课的实质是同步教学,具体实施中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作业训练、资料使用、检测评估等必须统一。特别是教学进度和目标检测,一旦失去了统一,就不能在集体讨论中获得正确的信息,及时矫正教学实践。

    2、超前性原则

    分配撰写备课提纲的任务和提供备课提纲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任课教师的提纲准备任务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时一并分配,便于教师早做准备,收集资料,钻研大纲和教材。备课提纲的讨论一般要超前一周。

    3、完整性原则

    划定备课任务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保持其内容的完整性。一般依据教材的单元或章节来划分比较合适,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

    四、三个关系

    1、个人钻研与集体讨论的关系

    集体备课,不仅仅是集中讨论,一般采取集中讨论与个人钻研相结合的形式。如果仅仅依靠听中心发言人的说课,讨论是不能成功的。要发动全组成员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讨论的时候才可能各抒己见,百花齐放。所以,个人钻研是前提。这大概就是“功夫在诗外”。集中讨论时,组长要善于引导,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还要善于总结,概括大家的长处,指导中心发言人整理备课提纲。

    2、备课与试讲的关系

    备课是讲课的基础,讲课以备课提纲为指导。集体备课之后,由一人或几人进行试教,每次教后及时组织评课。执教者发挥自己的特长,上出自己的风格。备的内容统一,教的风格可以百花齐放,方法可以各有不同。概括地说,备课要统一,上课在不离开备课提纲的情况下,可以百花齐放。千万不能出现“千人一面”的局面。

    3、骨干领路与培养新教师的关系

    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一般挑选本组骨干。一来有把握,二来组长也省心。备课是贯穿于每学期的全过程,从培养新教师的角度出发,也应给新同志压压担子,让新同志来当“中心发言人”,同时采取“青蓝结对”的方法,然后逐步放手。这样可以一举数得。

    上一条:谭英杰副院长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开展科研工作调研 下一条:2021年校级教学成果奖揭晓

    关闭